(必修课程:2学分)
为了适应学校转型发展,响应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鲜明的课外阅读教育特色,引导学生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素养,积极营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书香校园阅读氛围。现图书馆作为课外阅读项目的牵头部门,经讨论提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课外阅读指导与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文化知识的更新。
3、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活跃、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判断。
二、教学组织
课外阅读指导与实践由图书馆、学工处、教务处、各学院共同组织,分工合作。图书馆负责设计实践教学方案、计划、内容、要求,各班级班主任为学生做阅读指导,并负责教学成果的回收、评阅(或组织人员评阅)、成绩登录以及成果的整理归档等。学工处、各学院、辅导员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三、教学内容(含考核办法)
课外阅读作为一门必修课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一项规定措施,图书馆书香工程方案是长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自选措施,图书馆组织读书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配套措施。基于这样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外阅读教学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班主任老师指导为辅的形式。
1、 学生自主学习
该门课程主要针对大一年级本专科学生开设,开课时间放在大一下学期。其它高年级的学生可按学校书香校园工程的要求自主阅读。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要求是:
(1)大一学生在课程开设后组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阅读书目和阅读计划,阅读书目以图书馆现有的纸质和电子馆藏为主。
(2)每人精读图书2册,泛读图书不低于5册。
2、指导老师指导
(1)《课外阅读指导与实践》课程由大一各班级班主任负责开课仪式、中期检查、结课仪式以及读书报告的评审或者组织评审工作,辅导员起协助作用。
(2)该课程必读书目由班主任推荐,学生自行借阅或者下载阅读。该课程自选书目由学生根据图书馆纸质馆藏和电子书自由选择阅读。
3、成果要求及考核办法
(1)成果形式:读书报告1份,每份报告的字数不少于1500字。
(2)统一样式:使用A4纸打印,使用统一的封面,装订成册。
(3)成果评定: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同时计入本课程成绩,抄袭及未提交者,成绩为“不及格”,参加补考/清考。成绩为及格及以上等级者可获得2学分,成绩为不及格者不能获得此门课程学分。
(4)各班班主任负责将成绩打印三份,其中一份装袋,一份留存教务处,一份以学院为单位由指定联络人集中上交至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