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教育家 启航大学梦丨2024年9月好书推荐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2024-09-13 10:04

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终于迎来一丝凉意,2024级大一新生也正式开启了精彩的大学生活。大学,是自我探索与成长的黄金时期,阅读无疑是帮助同学们发现自己、发现世界的美好途径。本期图书馆精选了5本教育界大咖的著作,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如何读好大学。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聆听智者的声音,共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大学篇章。

NO.1《大学的意义》

 者:梅贻琦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推荐语: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就职典礼上,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大学的意义》一书收录了梅先生26篇文章和讲演词,是一本展现梅贻琦先生教育理念的文集。文章集中展示他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对大学的理解、对青年的希望、治校态度以及早期清华的发展情况。透过文字,可以由此对当今教育及青年学生的成长起到借鉴意义。

 

NO.2《蔡元培讲读书》

 者:蔡元培

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

推荐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在就职演说时,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

蔡元培先生为促进中国现代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呕心沥血,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本书撷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蔡元培为自己的著译和同时代出版物所写的序跋、书评等文章。

 

NO.3《大学是为未来的》

 者:孙周兴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推荐语:关于教育,浙江大学哲学教授孙周兴说道:“教育关乎人性,每一种教育体系背后都有一个哲学意义上的人性理想。”

在本书中,孙周兴教授将执教近30年的教育思考汇于一书,用哲学指引学习的方向。孙周兴教授从哲学的高度反思教育,理想的教育应当让人自由生长,面对不断变动的未来仍有不被替代的韧性。从教育理念、大学事务、教育事业、人文教育、技术与未来等方面,探讨大学应有的姿态,回答年轻人面对学业与前路的困惑。

 

NO.4《大学有精神》

 者:陈平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推荐语: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称气象,自有人才。

《大学有精神》是一本剖析中国大学教育,追溯大学精神本源,探讨大学教育理念,并反思大学现状的著作。书中既有对中国大学百年历史的梳理,也有对当代大学问题的深度剖析,更有对大学精神的执着追求。

 

NO.5《大学,你得好好读》

 者:梁钦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推荐语:上海交通大学梁钦老师,学生们因她的名字谐音戏称她为“娘亲”,她希望当代的年轻人大胆地去闯,去奋斗,勇于和困难去战斗。

在这本书中梁钦老师从学术规划、人际交往、心理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用平实的语言将复杂的校园生活问题一一剖析。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期,通过阅读这本书帮助学生们在大学这个广阔的新天地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更加充实、自信地度过大学生活。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03 15:43:22